道家重視養生,追求長壽,對於飲食有獨到見解。道家還確信「食為命之基」、「生者為貴」、「壽最為善」,因此探求養生法門,同時也傳承了食療理論。日本學者中山時子在《中國飲食文化》裡面說到:「尋找靈丹妙藥的道教信徒,恐怕品嚐了所有種類的有機物和無機物,這樣的品嚐對中國人異常廣泛的嗜好及其豐富多樣的烹調方法作出了貢獻。」道士身體力行的研究,類似今天的化學家致力做實驗所提出豐碩的成果,煉丹火候應用在烹飪上,許多的經驗累積,在科學上是實證的。

    古人飲食醫藥方面的學理靠經驗累積,處理食物的方法常在無意間發現。秦漢時期術數讖緯盛行,道家的五行學說未必能解釋所有現象,若干屬於迷信的部份,我們應當逐一檢驗,取其合乎科學的信賴之,捨棄沒有事實根據的傳聞或糾正之。當我們繼承祖先的文化資產的同時,應首先想到:「如何將前人留下的寶貝介紹給廿一世紀的人類?該如何繼往開來,光大文化?」

從道家經典整理出來的烹調原理、養生食療、飲膳衛生保健、食物相剋與禁忌、火候廚藝、廚師品格等各方面理論,做統整工作,汲取前賢智慧,去其糟粕,將道家飲食思想靈活運用,這就是我輩的使命。只有經過體驗實踐,以生活化的宣導方式將道家飲食文化深化到民間,形成一種概念,才能將道家飲食觀完全融入生活教育之中。

    現代教育重視生態環保,探討養生食療,減少攝取肉類食物漸漸成為主流。宰殺動物供應肉食,基於動物權,須謹守「人道主義」原則。當教育家、宗教界呼籲世人愛護地球,尊重生命時,道家無為的思想也乘時崛起。所謂順應天理,不做人為的干預,就是「道法自然」,生活上簡單,嗜欲上清淡,就能培養「全真」。

    《老子》指出,「道」是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本源,人的生命過程透過飲食與大自然進行交換。大地土壤生成米麥蔬菜,人類攝取,經過消化、吸收、排泄又回到大地成為肥料。因此,人的飲食之道、烹飪之道,甚至莊子所說的「道在屎溺」,均離不開「自然法則」。我們在論證「道」,大自然生態循環的關係必須講清楚。至於愛惜資源,絕不浪費食材,古今是一致的。

    道家的飲食觀有一套完整理論,從古籍發現的先賢睿智,可作為觀念啟發或行動指導。《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飲食有節」 能達到養生目的。若「以酒為漿」,溺于飲食,必定「半百而衰也」。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食誡篇》中亦指出:「養性之道,不欲飽食」。主張「先饑乃食,先渴而飲」。根據四時季節規定「春宜食辛,夏宜食酸,秋宜食苦,冬宜食鹹」。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單列《養老食療》一篇,規定老人「每食必忌於雜」。陶弘景列出食療法一百多種,有「食誡」之說。南北朝時期,修道者撰寫多種《食經》,《隋志》錄有《神仙服食經》,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則有「服食法」的記載。上述例子說明了食療是飲食和醫療結合的,或者說本屬同源。清代美食主義者袁枚,在學派上雖屬儒家,理念與道家相近。同時代的李漁,烹飪養生觀完全是道家思想,其《閒情偶寄》載有飲食原則廿四字訣:「重蔬食、崇簡約、尚真味、主清淡、忌油膩、講潔美、慎殺生、求食益,」這已經將老子以來歷代道家飲食觀涵蓋在內。

    蔬菜纖維有利排便,簡樸生活足以養性。食物調味要少,以品嚐菜餚原味,清淡讓血液順暢,油膩容易形成血栓。至於飲食講究衛生,慎防病從口入。食物來源必須新鮮,砧板刀具一定要潔淨衛生,廚房工作的安全守則是基本。

「貴生戒殺」是道教學說中另一個重要的思想,亦是其最有價值的理論。從《道德經》所強調的「攝生」「貴生」「自愛」和「長生久視」,《莊子》所說的「保生」「全生」「盡年」「尊生」,《呂氏春秋》所說的「貴生重己」始終環繞著「貴生戒殺」的思想傳統來立論。

  貪口腹之慾的老饕,因炫耀心理而濫捕殺生,為追求山珍海味,竭澤而漁的情形也不罕見。本文刻意深入論述「仁」的本質,就是基於「人道主義」。論語有「聞其聲不忍食其肉」的說法,在道教也有類似主張。尊重生命,善待萬物,本是大道所擁有的普濟救世美德,亦是做人的根本與修道的目的。由以上論述歸納出結論:道教重生思想中,包含著對萬物的熱愛及其慈悲的性情。

《道德經》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赤松子中誡經》說:「人為天地之本,當為善」。人要想成仙,就必須慈愛萬物、積大功德。北歐與日本屠殺瀕臨絕種的鯨魚,面對世界輿論譴責,非但不收斂,竟然以「尊重我固有捕獵方式與海洋文化」,要國際動物保育人士不必多干預。這種與世界為敵,不顧動物生存權的自私行為,形象負面,作風可恥。

    黃永鋒在《道教飲食養生指要》提到飲食營養是人體健康的重要物質基礎。其中「飲食均衡」一節,提到葷素搭配、謹和五味。「飲食有節」強調守時適量、避穀節食。「飲食制宜」則分作因時、因人、因地三方面評論。「飲食禁忌」介紹食物禁忌、搭配禁忌。後面還提到「飲食保健」可分為食前養護、進食保養、食後健身。「飲食療養」有粥飯療養、酒茶療養、其他療養。這是現代學界對於道門飲食養生的思想總結。從《史記》的「民以食為天」,到元世祖御用廚師忽思慧《飲膳正要》所說的「飲膳為養生之首務」,在在顯示著飲食有法門,飲食必須靠智慧,養生以飲食為第一要務。道家吸納各家之長,最終鮮明的體現在飲食文明與傳統的文化繼承之上。

  第一屆「全世界中國菜廚技大賽」魯菜的冠軍廚師陳永明說,「廚師一定要有他內在的品德和修為」。在陳永明從事烹調的過程中,手、眼、身、法、步,一招一式都要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和流程。不僅要有高明烹調技術,還要有優質的烹調意識,這與中國傳統美德是分不開。所謂「廚德」,是以廚師的真誠和心意去做菜,讓人們果腹飽食,品嚐到菜的特色,這樣的菜才能成為上品。袁枚對於廚師主張要當下賞罰、嚴加考核、隨時指點、教學相長,避免廚師偷懶而因循苟且。

建議從事餐飲學校術科教學的教師,將道家飲食觀鎔鑄陶冶成術德兼修的指導方針。告訴學生「精神和物質是合一的,具有良好品格的廚師才能夠使菜做得更加美味可口」,在品嚐佳餚時,自然能感受到廚師的誠意和關懷。餐飲界還有句名言:「做菜如做人」。學習廚藝,鑽研飲食文化,學校教師或是餐廳大廚師傅還要教徒弟做人的道理,重藝輕品德或是走捷徑貪圖方便的歪風尤應制止。

道家飲食特別尊重傳統,例如舊式炒菜作法,前輩們是熬雞湯來調菜的鮮味,天然的營養成分容易被人體五臟六腑正常吸收。人工味精雖然能夠快速達到鮮美感,可是它終究是化學食品,添加物吃多了人會覺得口乾舌燥,甚至產生「中國味素症候群」,人工甘味是背離道家精神的,本就就不該使用。

最後引用老子的「治大國若烹小鮮」來說明飲食觀和現代生活的關聯性。烹調時用文火還是猛火,先加醬油還是先加醋,用蒜頭好還是用蔥,什麼時候加辣椒,什麼時候放糖,這個功夫,就如同治理國家一樣,要分輕重緩急本末先後。菜一端上來,外行看色香味,行家評精、氣、神。道家的飲食觀與哲學相通,可以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與華夏子民生活不著痕跡的契合。今天各個學校餐飲科訓練專業技藝人才,灌輸正確飲食文化,必先注入現代教育所強調的愛,才能培育出優秀的學生和未來的名廚。

孩子總是覺得媽媽做的菜最好吃,因為媽媽給自己的孩子做菜是心甘情願的付出,是基於無私的愛。從事餐飲教育工作者,做為一流的廚師,亦當如媽媽為孩子做飯或送便當那樣掏心掏肺。熱情來自親情,親情這股原動力是最自然的,這就是道家精神體現。明白這個道理,現代廚藝教育就能夠從道家飲食觀得到啟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波馬小耶笛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